如果还在,告诉我它在哪;如果不在,我想看看它以前的照片,越多越好。我时候去过,也不确定叫自然博物馆。描述一下,进馆里面有养奇怪的鱼的水族箱;一面墙边也有个水池,似乎里面还有养海狮豹;间是几具巨高无比的恐龙化石;馆内有卖玩具的地方;有一个场景是展示各种蛇的标本;一出建筑有一片空地,上面有很多各种动物的雕塑或模型,可以骑的;从空地再走,还有一条室内的展览长廊。新馆找不到那么大的恐龙化石和雕塑了,我很想再去一次旧馆。
北疆博物法文名Musee HongHo PaiHo 黄河白河博物馆,为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由法天主教耶稣会神甫博物学家桑志华Paul émile Licent,18761952于1914年华创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馆。
北疆博物旧址区位于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 117号天津外语大学马场道校区内,是目前内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文献资料完好保存至今的百年博物馆,也是代博物馆发展史上的一座活化石。
桑志华18761952,法博物学家,本名Paul Emile Licent保罗·埃米尔·黎桑,桑志华是其华后为自己起的文名字。早在1912年,桑志华在法获得动物学博士学位后,即萌生了北方考察的念头。
桑志华了解到以长江流域为心的长江以南已经有人考察,以黄河流域为心的北方尚属空白。桑志华计划填补这一空白,便提出了考察黄河流域并在北方建立博物馆的计划。
这一计划得到了法天主教会的认可,被献县教区耶稣会会长金道宣神甫采纳以及法北方耶稣会省会长步烈神甫和耶稣会总会长魏伦兹神甫的赞同,计划还得到了法外交部和教育部的资助。
1914年3月,桑志华途经西伯利亚辗转到天津,开始了他在北方,尤其是黄河和白河即今海河流域长达25年行程5万多公里的科学考察之旅。1923年桑志华德日进等法古生物学家在灵武
1914年至1938年,桑志华在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对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广大地区的人文地理地质气象和动植物资源进行探察,内容涉及地质学岩石矿物学古生物学史前史学动植物学人种学经济学等诸方面内容,采集古生物动物植物古人类岩矿等标本20余万件,其甘肃庆阳山西榆社河北泥河湾内蒙古萨拉乌苏四个地区动物化石的完整和丰富程度世界罕见。
历史上以传教士身份华科考的外人很多,在也有其他由外人创建的自然博物馆,桑志华都坚持出土的化石应该留在。
1925年3月9日,北洋出版社出版了黄河白河十年行程录19141923,记录了桑志华自1914年至1923年的十年间在北方以黄河海河流域为心的科学考察的成果。
1925年3月20日,桑志华神父开始在天津的马场道南侧建造一座占地300方米,高21米的三层楼房,作为陈列室,并为其取名为Musée HoanghoPaiho de Tientsin,文名称为北疆博物,又称黄河白河博物馆。
1927年4月19日,法领事在北疆博物旁的天津工商学大厅授予北疆博物长桑志华神父法兰西和铁十字骑士勋章。
1928年5月5日,天津北疆博物举行开幕典礼及大型展览,多领事政要及北洋大学南开大学均派员参加了典礼。
新落成的陈列馆向公众展出了植物标本2万种,动物标本3.5万种,岩石与矿石标本7,000种,动物骨骼化石1.8万公斤,各地地理山川河流土壤和动植物分布地图133幅,照片3000余张以及关于人类学工商业和农业的调查报告。在此期间,北疆博物还面向公众举办了普及科学知识的讲座。
1930年,桑志华等人将一年研究结果,相继在地质学会作8次讲演报告。而博物的研究成果至迟在1924年就已由该出版了天津北疆博物馆丛书,到1934年时已出版33种著述。1930年代天津工商大学及北疆博物航拍照
1934年耶稣会神父天津工商学汤道教授调入北疆博物,参与了桑志华对山西河南等地的科学考察工作。
1934年6至8月和1935年5至6月,桑志华神父两赴山西榆社盆地,发掘并搜集了大量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质量和数量均超以往,是桑志华在25年科学考察的最后一个重要发现。
1936年,桑志华与汤道科学旅行归,带回不少奇珍化石,特别是有一整套象牙骨。第二年,就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桑志华在汤道陪同下又照常出外科学旅行,并于9月30日回到博物,路上遇到了不少困难。这是他在担任天津北疆博物长期间所做的最后一次科学考察。
1937年7月,日本开始占领华北,桑志华的采掘工作被迫断。日军占领天津后,1938年年底,桑志华返回法,北疆博物也基本停止了采掘与研究工作,罗学宾继任北疆博物长一职。此后,桑志华定居巴黎,直至1952年去世。
至今,北疆博物的库房里依然保存着桑志华使用过的昆虫采集网采样瓶野外考察用的三条腿的桌子等考察工具,以及大量考察时绘制的地图资料。每次出行,桑志华都要带上自制三色旗,上面有法进士农林谘议及一个大大的桑字。
法进士对应的是他的博士学位,农林谘议一职,是1917年桑志华拜访北洋政府农林部时随便讨取的一个虚衔。桑志华三色旗
1940年6月,趁日军解除对天津英法租界封锁之际,部分工作人员携带部分藏品转移至北使馆区,以建立私立北地质生物研究所。
在天津崇德堂图书馆及工商学任职的法籍耶稣会士盖斯杰留守北疆博物,北疆博物的南楼清空后租借给工商学使用,北楼的一二层则租给工商学附使用,后工商学校长刘乃仁兼任北疆博物长。天津外语大学内的北疆博物参观入口
1946年,桑志华曾以英文出版了一本介绍博物馆的册子北疆博物导览,将北疆博物的英文翻译为The HoanghoPaih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1947年,北疆博物的工作正式停摆。195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接收北疆博物,并更名为天津人民科学馆。1957年更名为天津自然博物馆。
北疆博物不仅是一座伟大的科学宝库,也是一座世界级的自然科学交流研究心,蜚声外,开创了古哺乳动物学研究的先河, 揭开了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序幕。
现在能看到的北疆博物建筑由三部分组成,即北楼陈列室和南楼。南楼北楼两座建筑以连廊相接,整体建筑呈工字型布局。
北疆博物藏品包括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历史民俗文物20余万件,奠定了天津自然博物馆的馆藏基础,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享誉世界。其出版著作刊物已列入世界自然科学文献宝库,在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1991年北疆博物旧址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疆博物陈列室最初于1928年正式对外开放。其公开展出的藏品大部分是永久性的,以壁挂式展柜陈放方式展出。一楼内容包括地质学古生物学史前学和人种学;二楼内容包括动物学植物学等。展品标签都使用法文书写,标题使用文和英文书写,还编写并出版了法文参观指南。
2014年,正值法建交50年暨桑志华华科学考察100年之际,北疆博物修缮工程全面展开,恢复其原有的标本收藏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的功能。2015年底,修缮及复原陈列工程全部告竣,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北疆博物,终于在2016年1月22日重新对公众开放。
重新开放后的北疆博物展出各类生物标本及人文藏品2万件。其包括披犀野驴骨架及河套人牙等珍稀标本和桑志华留下的珍贵历史照片,很多手稿手绘地图实物科研著作等均在此次展出之列。
了解更多思迪Museum北疆博物
我印象最早是挺高但只有一层的大房,像个大仓库一样,还是上世纪那个年代的建筑。后97年原址重建,就是现在地图上的这个建筑,百度词条还是老馆的照片,应该是你说的那个馆。新馆已经搬到了银河广场,但我印象那几个巨大的恐龙骨架,三个馆都有,一直保留着。
天津和自然博物馆相关的是三处。
1北疆博物馆,在外语大学内。是宝文物级别的单位,可以和代史起坐的分量。独立楼,里面的馆藏都是真家伙。不像一般的博物馆都拿复制品糊弄人。因为面积比较,称不上陈列艺术。但是想看真家伙的一定去这疫情后
2马场道尽头的 自然博物馆,已经停止营业了
3友谊路侧,贝壳形状的大馆。原先是天津博物馆,改成的自然博物馆。大部分是复制品
如果想在天津看自然类的,推荐家海洋博物馆在汉沽。从市心开车40分钟可以到达,门票免费。家级的博物馆,陈列水相当高